10/25/2011

Remlinger Farm ~ Eastside的樂園

趁著暑假結束以前,與朋友相約到聽聞已久的一個fun place for children ~~ Remlinger Farm。

這個farm的所在位置是在大西雅圖地區的東邊,沒有traffic的情況下,我們只花了20分鐘左右的車程就抵達目的地了!最近因為520公路要收過橋費用,工程所需的情況下,常常導致很嚴重的塞車,讓人想到要去eastside都頭痛不已!

孩子們一到Remlinger Farm就開始興奮起來...

農場裡面有些原住民的雕刻和擺設。


也有一些農用車讓小孩可以試著坐上去,感受一下開大車的滋味。


園區內還有遊園小火車,不僅可以讓孩子坐坐小火車,還可以讓我們先環園一週,有個大致的概念。


雖然說這是一個農場,但是園區內各式各樣的ride才是我們的目標。

獨木舟

開汽車

園區內還有一大片乾稻草區,讓孩子們在其中蹦蹦跳跳,也可以小小攀岩一下。


ride是不可以只有兩種的,當然還有更多更多...
旋轉木馬

小小摩天輪、小型雲霄飛車、小小go cart、南瓜杯
最後我們才看到還有小馬給小孩騎呢!


以上這些全都是一票玩到底耶,感覺非常划算,有機會還要在萬聖節前去玩一趟,聽說屆時也很好玩!

如果孩子玩累了、走累了,也可以帶他們到飲食區旁的表演廳,一天有固定兩三場表演,表演內容是與孩子們同樂,而且還帶入鄉村音樂,可以讓人有個非常愉快的一天!


10/19/2011

這個到底“幾分甜“?

在台北家裡附近的“幾分甜“是在出國前一年左右開張的吧,它開在從捷運站走到家裡的路上,常常會讓人在走回家前買個隔天早餐的麵包回家。它有好幾種麵包都做的不大,剛剛好適合家裡的小孩吃。

來到異鄉,在這裡買不到像家鄉的好吃麵包,或許其他城市有好吃的,也或許我來的還不夠久,還沒嘗到道地台灣味的麵包。

那就試試看自己動手做吧!
第一次做麵包,主要是剛好買到好吃的南瓜,那就決定找個南瓜系列的麵包吧~

南瓜餐包
那一次做麵包真是難忘的經驗,沒有stand mixer的幫忙,甩麵團甩到手酸,也還不知道要發酵多久時間,雖然看到麵團在發酵後膨起的感覺很興奮,但是說真的,味道普普。

第二次,我選了個看似簡單的餐包,結果完成後像“蝸牛“?

牛奶餐包
這次因為上回的經驗所賜,麵包口味開始進步了!

接下來幾次就開始選做包餡的麵包:卡士達麵包、奶酥麵包。

卡士達麵包

奶酥麵包

奶酥麵包裝盒

一定要提一提這個奶酥麵包,麵包內餡用的是朋友千里迢迢幫我帶來的“克寧奶粉“,因為大家都說用這個最好!這款奶酥麵包老公和孩子都很愛,我做了好幾次,逐次的把內餡加多,然後把麵包做小,這樣孩子們一次可以吃完一個,大人也不會一次吃太多。
有一回做好麵包,看到家中有一個空盒,隨手把麵包裝盒,等老公回家後還問我:你今天去買一盒麵包啊?~~是不是真的很像外賣的呢?

菠蘿麵包
不會忘記的是以前爸爸最愛吃的菠蘿麵包,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菠蘿麵包有這樣的外皮,自己實際操作後才知道,原來是麵團外面包一層外皮,在麵團發酵變大之後,那外皮便開始有裂縫出現,麵包出爐後就是我們看到的菠蘿麵包囉!

爾後,因為菠蘿麵包的外皮受歡迎,我們甚至還吃菠蘿奶酥麵包,料好實在啦!

做了好幾款的甜麵包後,我決定挑一種鹹麵包做做看。
蔥麵包


呵呵,就跟自己做花捲一樣,可以放好多的蔥,而且都因為新鮮的蔥花,又香又好吃。

我想,或許是因為在異鄉太難接觸到好吃的台灣味麵包,所以自己做的大多覺得好吃極了,倘若回到台灣到樓下走個不到五分鐘就有麵包店,可能美味就減半了吧!

腦中正在盤算,下個星期要做什麼麵包呢?

10/13/2011

我家也有"永和豆漿"

還記得,大一、大二時住的是女九舍,那是棟老得不能再老的宿舍,那是個還在使用B.B.Call的年代,我們那時會從校總區後面的門出去吃宵夜,復興南路上的眾多永和豆漿常常是我們的選項之一!

接著就是這幾年住在新店的日子,最佳吃消夜的時間就是可憐的星期三晚上,老公和我一起下夜診,然後盤算著買甚麼宵夜回家,買一個可以讓我們心情好些的宵夜吧,我總是這樣央求著老公...幸好,新店中正路上正好有一家好吃的永和豆漿!

於是,來到美國的我不能克制的研究了一番屬於永和豆漿的食譜...

第一槍,正是開在“甜燒餅“上,成功正中紅心!


我做了很多次甜燒餅,每次嘗試不同的大小和形狀,自己做東西就是有這個好處,家中小孩胃口不大,東西做小一點比較不會剩下。
雖然很多次的經驗之後,“爆漿“一直都是個問題,但是,可愛的婆婆和兒子總會開心的把爆漿出來的麥芽糖解決掉,還說:如果沒爆漿,就沒有麥芽糖可以吃了呀!


接著是“蟹殼黃“,酥皮裡頭包的是豬肉餡料。


這一甜一鹹兩兄弟,便是我家永和豆漿的前兩彈。Yummy!


"水煎包“也是我在台灣的永和豆漿店常點的食物之一,這個看似不困難的包子類食物,卻在製作和煎煮的過程中難題重重!如何包的漂亮,不露餡,又如何煎的完整,不破洞,這每一步驟都是難關啊!

爾後,也嘗試了許多種類饅頭~還記得永和豆漿店裡,總會有一個保溫櫃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饅頭。

芋頭饅頭


黑糖牛奶饅頭


巧克力牛奶饅頭

饅頭類的口味,除了甜的,當然也有鹹的。
於是我先選了“花捲“來嘗試看看...


呵呵,好好吃哦,從沒有吃過花捲裡面的蔥花這麼多,然後又是翠綠新鮮的蔥花啊!


諸多食物之外,當然也要來打杯豆漿喝喝,西方超市就買得到有機黃豆,那我們的永和豆漿店真的也要擇日開張啦!

10/04/2011

換個角度看看西雅圖 ~ Queen of Seattle

生活在西雅圖,平時想必是藉由開車或走路的狀況下了解西雅圖,或者有時後是在搭飛機離開或抵達西雅圖時,從空中的角度觀看這個城市。不過,可別忘了,西雅圖是個臨海的都市,有好多港灣在這裡,所以也有很多種cruise和不同的觀光船可以搭乘。

這回,我們搭乘Queen of Seattle,環繞Lake of Union一圈,就讓我們從湖面的船上來看看西雅圖吧!


抵達位於Lake Union Park的碼頭,這是離老公實驗室非常接近的碼頭,不過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來訪!這天來到此才知道,孩子們和我很喜歡的Museum of History and Industry (MOHAI)就是要搬家來這裡!以後還是可以常來,呵呵!


在湖畔看到這枚鳥類,完全不熟鳥類的我們,只能當作在觀察自然生態般的看牠,孩子們興奮不已,除了是這隻鳥外,還有不遠處多艘大船!


這艘大大帆船,是讓大夥兒睜大眼睛的目標之一。


在湖畔,還可以看到很多架水上飛機起飛和降落,根據推測這應該是家商用水上飛機的公司,或許有提供觀光用途,所以有這麼多班次的起落吧。~~下回就來搭乘水上飛機看看!


路旁的外國人相當和善,主動要幫我們照張全家福,而且他還刻意的告訴我們可以把船上的字和這個紅色的大輪子都照進去哦!You're so nice!


Lake Union旁最具特色的就是有一整排的Houseboat,當年“西雅圖夜未眠“也曾經在其中一間取景,這些Houseboat當中不乏有很多豪華的度假屋,也應該有幾間是餐廳,真有趣!


Gas Works Park從船上看過去,還是很有特色的!


因為Cruise的路線會經過幾座橋,看這些橋為了我們這艘船升起和歸位,也成了搭船的樂事之一!

夏天真的是西雅圖最舒服的一個季節,在太陽露臉的情況下,在船上海風陣陣吹來,我們也度過一個非常悠閒的夏日午後!

10/02/2011

Taiwan CF on Seattle bus

西雅圖市區跟其他城市差不多,都是開車不宜進入,停車位難找,停車費又貴。這裡沒有地下鐵,所以進入市區都是搭公車為主了!

其實,除了剛開始來的幾個月,因為好奇跟觀光之故,去了市區好幾次,後來還真的很少進入市區... 不過,因為Children's Museum和Pacific Science Center都在Seattle Center的區塊中,而且就在市區裡,之後的每次進入市區就都是為了帶孩子去這兩個地方玩樂啦!

那一天,和弟弟坐在路邊的椅子上等公車,來了一輛不是我們要坐的公車,但是,眼尖的我們居然看到"Taiwan"的英文字樣!


在靠近一點仔細看看,有著台灣原住民和天燈的照片,原來是希望可以吸引外國人去台灣觀光啊!


回家以後跟老公分享這件事,原來他早就看過了,這廣告恐怕已經有兩年的歷史囉!
不過,人在異鄉,看到台灣的字樣,總是覺得十分溫馨,台灣真好,“TAIWAN NEXT"加油!

9/27/2011

"洪家北方小館"開張囉!

我愛蔥油餅,也不是甚麼一天兩天的事了,從小的時候就很愛,以前愛吃在老家市場裡賣的蔥油餅,超油!吃到最瘋狂的時候應該是懷第一胎的中期吧,從台大回天母的路上總會經過一家店,它沒有名字,門口寫著“此燈亮有餅“,於是我們就這麼稱呼著這家店,他們的蔥油餅真的是好吃ㄟ!

去年來美國時,行李中還不忘帶上一包蔥油餅,讓我一解思鄉之愁啊...


因此,等我對於廚房之事漸漸熟悉後,“蔥油餅“很快就成為目標之一。對於幾種食譜研究一番後,我決定試試“Carol自在生活“網站中的家常蔥油餅 。


前一個圖麵團還很像一團繩索,或者說像一條蛇捲起冬眠狀,將它桿一桿之後,雖然技術不佳讓蔥花有點外漏,但是已經像個樣子囉!


下鍋煎一煎後,還滿像個蔥油餅的樣子!而且吃起來口感很好,也很Q,並不會輸給在台灣吃到的蔥油餅呢!


你沒看錯!這是“韭菜盒子“,也是我的作品之一,可惜當天沒把內陷的模樣儲存,但是口味一樣不錯的!


爾後,在家中有好吃肉燥的情況下,我決定來試做“肉包“!
原本食譜中的肉包是用生的絞肉當作內餡,但是據說老公愛吃的台南萬川肉包的內餡色澤較深,我們估計應該試滷過的肉燥當內餡才會如此,因此我們就決定包出屬於自己的肉包啦!

有沒有看到?自己包的肉包是可以內餡多到外皮之下都還隱約可見!


有了蒸籠之後,中式點心就決定來個大嘗試!這一次要來挑戰“奶黃包“!
有時候在港式飲茶的時候,會吃到很美味的奶黃包,真希望自己也可以成功達陣...


奶黃包的外觀差了點,第一次做這類的包子,蒸好後的成品總是呈現扁狀,但是內餡還是可以稱的上是美味的。如果有點鹹鴨蛋的味道在內,或許口感可以再好些!


不管我的廚房烤箱或是蒸籠裡正要出爐的是何物,能看到孩子們開心的吃著我所完成的成品,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囉!

9/21/2011

一起去坐蒸汽火車囉!~ Chehalis-Centralia Railroad & Museum

家中的男孩們喜歡火車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從小時候開始看到的Thomas Train,到家中套書中的火車專書,一列列不同的火車都深植在其腦海中。

當然,他們坐過的火車種類也不少,舉凡台灣的自強號列車、普通車、高鐵,還有日本的新幹線和一些觀光地區的小火車,他們一直念茲在茲的就是沒坐過蒸汽火車!

腦子裡記得孩子們的需求,居然也可以在Groupon網站看到乘坐蒸汽火車的車票集購!?當然二話不說,馬上把票買下來,找機會帶他們去一圓蒸汽火車夢囉!


從西雅圖沿著I-5往南開,Chehalis就在Exit 77處,記得那天是個好天氣的假日,有點輕微車多的情形下,我們開了一個多小時到達目的地。

到了當地才知道,這裡還有其他兩個museum,有時間的話說不定可以順道去參觀,可惜我們另外有事,這天就只能搭搭火車啦!


看到真實的蒸汽火車了,哥哥非常興奮,這也要照相,那也要照相,就怕漏掉沒照到的。


火車頭冒出蒸汽來囉!配上聲音,嘟嘟...


這是當天的票卷,也不知道還可以坐幾次這種火車?


Conductor來check所有人的票囉!大家都很有興趣的拿起相機幫conductor照個特寫!我也不例外...


列車的兩頭各有一節像這樣只有棚子的車廂,大家一上車幾乎用很快的速度就把這兩節車廂坐滿了。


我們剛開始沒坐到搭棚子的兩節車廂,於是哥哥先去照張相!


我們坐在中間的車廂其實也很不錯,有桌子在中央,可以方便大家吃吃喝喝,或者來場撲克牌大戰!


這一路大約75分鐘的車程,我們最後的30分鐘就坐在半戶外的車廂中。
在這裡,可以讓孩子們一直看著心儀已久的蒸汽火車頭,還可以相當有臨場感的感受火車發出“嘟嘟“聲響,以及不斷的看到火車頭的煙霧直冒。


旅程結束,孩子們雖意猶未盡,但是火車終有停站的時刻。


下車之後,我們仍在火車附近逗留,看著conductor調整車子的位置,準備下一班列車出發。


離開前,我們就來張全家福吧!這的確是趟全家都意猶未盡的蒸汽火車之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