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2008

溝通真的是個難題


為了要有良好的社交活動,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學各式各樣的溝通方法。
小小baby不會說話,也不太會運用發聲工具,但是他們會用各種不同的哭聲來表達意見,沒有小孩的人一定不能想像,但是有了小孩的人就一定會知道,肚子餓餓和想睡覺的時候哭聲就大不相同。
如果是連聲音都發不出來,已經學寫字的成年人當然也可以用寫字代替溝通方法,只是速度不快而已。
如果有系統的訓練還可以學另一種不需要出聲的語言-- 手語,這個辦法還真的不錯,以前在大學時期也曾因為興趣加入手語社好幾年,在那裡學會的手語似乎是表演用的手語,根據了解,真正聾啞人士所用的手語又大不相同。
還沒學寫字的或是想貪求速度的人,任意的比手畫腳就是最佳選擇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可以接觸到不少人,大部份接觸到的人多是靈魂之窗出了點問題的人,又因為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比較有此類困擾,因此另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他們的耳朵也不好。可以常常聽見工作環境中有人在大聲嚷嚷,他們並不是在生氣或者喧嘩,而是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做良好的溝通,這個部份對於總是帶著大聲公的我並不困擾也希鬆平常。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那種完全都聽不見了,鎮日生活在寂靜世界的人們,試想看看,有一天我們的世界有如一台壞掉的電視機,只有影像而沒有聲音會是如何?! 跟這樣的人做短時間的溝通其實也不是難事,但是如果被稱讚是唯一能與阿嬤良好溝通的醫生,是不是可以小小高興一下......
那個阿嬤,她完全聽不見也不識字,來給我看的時候帶著一臉的愁容,根據她的媳婦宣稱,阿嬤她每天在抱怨眼睛看不到,但是也不想來看醫生,終於在拉扯之間把她帶到我們醫院。第一次看到她時,兩眼的眼壓過高,而且是高到應該痛的唉唉叫的程度,但是她並沒有十分疼痛的感覺,可見這種狀況也不知已經維持多久了。經過幾次的門診追蹤阿嬤的狀況有好轉的現象,她的媳婦告訴我,婆婆從以前到現在只有我的門診她願意這麼配合的前來,理由就是沒這麼能夠溝通的醫生了。仔細想想,我到底做了些什麼,把阿嬤當成一般的病人,所有的事情用講的同時也比手畫腳的解釋清楚,告誡她眼壓這麼高在這樣下去,她不僅聽不到也會看不到,就這樣之類等等的話語及手語,阿嬤和我就有了交情。
接下去我還要幫阿嬤進行手術,術後的照護才是重點吧,應該來想想有沒有一套比手畫腳的術後照護方法,讓阿嬤可以漸漸的脫離愁眉苦臉的日子,下回就帶著笑容來找我吧!

沒有留言: